自2025年起,香港优才及专才申请政策迎来重大改革,旨在吸引更多顶尖人才。新政策简化了申请流程,采用更为灵活的评分机制,但仍设定了严格的条件,包括学历、语言能力、工作经验和收入要求。
接下来,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,香港优才计划和专才计划的申请详解及办理流程。
一、香港优才计划(优秀人才入境计划)
1、申请条件
基本资格:
年龄18周岁以上,建议50岁以下;
本科学历及以上(需学位认证);
无犯罪记录及不良入境记录;
个人资产证明(单人12万港币以上,家庭36万港币以上)。
综合计分制(需满足12项标准中的至少6项):
年龄≤50岁;
硕士/博士学位(STEM领域优先);
中英文双语能力达标(如雅思7分、CET6≥520分);
5年以上工作经验(名企3年额外加分);
年收入≥100万港币;
持有企业股权(非上市公司≥50%且盈利≥500万港币,或上市公司≥10%股份)。
成就计分制:需获得国际级奖项(如诺贝尔奖、奥运奖牌等)或行业终身成就奖。
2、适合人群
名校硕博毕业生(尤其是STEM领域);
名企高管(如腾讯、华为等);
高收入专业人士(年薪≥100万港币);
企业家(企业盈利达标或上市公司股东);
多语言能力或国际工作经验者。
3、申请流程
资格评估:确认是否符合12项标准中的6项;
材料准备:
基础材料(身份证、学历证明、资产证明);
文书材料(赴港计划书、雇主推荐信、语言成绩);
特殊材料(企业审计报告、专利证明等)。
在线提交:通过香港入境处官网递交电子申请7;
审批阶段:AI初筛→行业专家复审→终审委员会决议(平均6个月);
获批激活:
缴费并下载电子签证;
办理逗留D签注;
入境激活签证并办理香港身份证。
4、续签与永居
续签模式:
普通模式:3年+3年+2年,需证明与香港的“通常居住”联系(如子女在港读书、商务往来);
顶尖人才模式:3年+5年,需在港居住≥2年且年薪≥200万港币。
转永居:7年内累计离港≤540天,单次离港≤180天,并提供居住证明(如水电费单据)。
二、香港专才计划(输入内地人才计划)
1、申请条件
个人要求:
年龄≥18岁;
本科或以上学历(特殊情况接受大专);
具备与职位相关的专业技能;
无犯罪记录。
雇主要求:
公司成立≥1年(高新科技或重大投资可豁免);
本地员工≥3人,年营业额≥300万港币;
证明职位无法本地招聘(年薪≥200万或属于人才清单可豁免)。
2、适合人群
已获香港雇主聘用的专业人士;
香港分公司内部调职人员;
创业者(需自雇并实际运营公司)。
3、申请流程
匹配雇主:需获得香港公司正式聘用;
材料准备:
个人材料(学历证明、工作经历);
雇主材料(公司注册文件、强积金记录、职位空缺证明)。
递交申请:线上提交至入境处;
审批周期:通常2-4个月;
获批后续:办理工作签证及身份证。
4、续签与永居
续签模式:3年+2年+2年,需保持雇佣关系或自雇运营;
转永居:需连续在港工作7年,期间不得随意更换雇主(需入境处批准)。
三、优才与专才的核心区别
对比项 | 优才计划专才计划 | 优才计划专才计划 |
申请核心要求 | 无需雇主担保,需满足综合评分标准 | 必须获得香港雇主聘用 |
续签灵活性 | 仅需“通常居住”证明,无强制工作要求 | 需持续受雇于香港公司 |
适合人群 | 高学历、高收入、行业精英 | 已有香港工作机会的专业人士 |
审批周期 | 平均6个月 | 3-6个月 |
续签难度 | 较低(灵活证明关联性) | 较高(依赖雇主稳定性) |
四、申请建议
优才优先人群:若符合名校、名企、高收入或STEM背景,优才获批率更高(2025年获批率约18.8%,顶尖人才可达72%);
专才适用场景:已有明确香港工作机会或企业内部调职;
材料真实性:避免使用空壳公司或虚假证明,否则可能被拒签;
中介选择:优先考虑持牌机构,避免材料造假风险。
如需进一步评估或规划,可参考香港入境处官网或专业服务机构提供的资格测评工具。
扫一扫关注公众号